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行政法治原则,它是贯穿于行政法关系之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与实施的根本原理或基本准则,具有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政法治原则作为法治原则在行政法上的反映,涵盖了对行政法主体的所有要求,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可概括为依法行政,对其他行政法主体的要求则是必须守法,依法监督行政行为等。
行政法治原则可具体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它是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是:
(1)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没有法律根据的职权都不应存在。
(2)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即要求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既不能违反实体行政法规范,也不能违反程序行政法规范,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依法定程序进行。
(4)要依法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以上四方面的内容与要求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不可分离。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任何一个推行法治的国家,合法性原则都是其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合理性原则作为一个普遍适用的行政法原则,有以下具体内容和要求:
(1)行政行为的动机应符合立法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相关因素;
(3)平等适用行政法规范,不因时因地因人而变;
(4)符合自然规律,如符合法定的“合理采伐林木”、“合理利用土地”等;
(5)符合社会道德,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合理性原则既有利于保障行政权的合法行使,又有利于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利益。
应急性原则是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而又特殊的内容,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如战争、内乱、自然灾害等,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或与法律相抵触的措施。它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但是,它并非排斥法律控制。不受任何限制的行政应急权力是同样为行政法治原则所不容许的。一般来说,行政应急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存在明确无误的已经发生的紧急危险;
(2)非法定机关一般不得行使,除非有权机关事后予以追认;
(3)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必须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4)应急权力的行使应该适当,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与范围内。可见,行政应急性原则并没有脱离行政法治原则,而是行政法治原则的特殊的重要的内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滥用职权、向相对方索贿
- 行政合同的履行主要应遵循实际履行、()、
- 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 人民法院在作出裁判时,可以直接援引的依据
- 实质性行政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是依据实体
- 下列选项中,对于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关系
- 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
- 特别授权立法的立法权()
- 行政系统内部一般监督中最主要、最有力的监
- 简述第二审判决的种类。
- 下列不属行政确认形式的行政行为有()。
- 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是()。
- 行政责任主体与行政违法的主体是一致的。
- 原告应当负举证责任的是()。
- 下列有关行政诉讼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行政程序法的调整对象是()。
- 1998年11月,某市沂中区药栓所
-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无反诉权。
-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承担行
-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地域管理有哪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