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DNA复制过程,总结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 1.以Ecoli为例,DNA复制过程分三个阶段:
    ①起始:从DNA上控制复制起始的序列即起点开始复制,形成复制叉,复制方向多为双向,也可以是单向,若以双向进行复制,两个方向的复制速度不一定相同。由于DNA聚合酶不能从无到有合成新链,所以DNA复制需要有含3’-OH的引物,引物由含有引物酶的引物体合成一段含3~10个核苷酸的RNA片段;
    ②延长:DNA复制时,分别以两条亲代DNA链为模板,当复制叉沿DNA移动时,以亲代3’→5’链为模板时,子链的合成方向是5’→3’,可连续进行,以亲代5’→3’链为模板时,子链不能以3’→5’方向合成,而是先合成出许多5’→3’方向的冈崎片段,然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子链;
    ③终止:当一个冈崎片段的3’—OH与前一个冈崎片段的5’—磷酸接近时,复制停止,由DNA聚合酶Ⅰ切除引物,填补空隙,DNA连接酶连接相邻的DNA片段。DNA复制时,由DNA解旋酶(又称解链酶)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DNA双链,并沿复制叉方向移动,所产生的单链很快被单链结合蛋白所覆盖,防止DNA复性并保护其单链不被降解,复制叉前进过程中,双螺旋产生的应力在拓扑异构酶的作用下得到调整。
    2.DNA复制基本规律:
    ①复制过程为半保留方式;
    ②原核生物单点起始,真核生物多点起始,复制方向多为双向,也有单向;
    ③复制方式呈多样性,(直线型、θ型、滚动环型…等);
    ④新链合成需要引物,引物RNA长度一般为几个~10个核苷酸,新链合成方向5’→3’,与模板链反向,碱基互补;
    ⑤复制为半不连续的,以解决复制过程中,两条不同极性的链同时延伸问题,即一条链可按5’→3’方向连续合成称为前导链,另一条链先按5’→3’方向合成许多不连续的冈崎片段(原核生物一般长1000~2000个核苷酸,真核生物一般长100~200个核苷酸),再通过DNA连接酶连接成完整链,称后随链,且前导链与后随链合成速度不一致,前者快,后者慢;
    ⑥复制终止时,需切除前导链、冈崎片段的全部引物,填补空缺,连接成完整DNA链;
    ⑦修复和校正DNA复制过程出现的损伤和错误,以确保DNA复制的精确性。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