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伤寒论》表里同病的治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之。
- 《伤寒论》表里同病的治法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三种。
①先表后里:此为表里同病的常规治法。适用于表里同病而以表证为主且急重的病情。一般来说,在表里同病时,都应先解表,表解之后再治里,否则易致表邪内陷,造成种种变证。例如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它如32、36、44、234、235、276等,皆说明了这种情况。
②先里后表:此为表里同病治疗的变法。适用于表里同病而里证急重,表证相对轻缓的病情。例如第124条太阳蓄血重证抵当汤证,既有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其人发狂,脉微而沉等里证,而表证仍在,但以里证急重为主,故张仲景径直予抵挡汤破血逐瘀。它如91、92、372条等,皆说明了这种情况。
③表里同治:又称表里双解,属表里同病治疗的权宜之法。适用于表里同病而表证、里证俱急,或单纯治表则碍里,单纯治里则碍表的病情,则需表里兼顾,同时治疗。例如第40条小青龙汤证,既有风寒外束之伤寒表证,又有水饮内停、寒饮犯肺之里证,表里证俱急,故仲景予小青龙汤辛温发汗解表,温肺散寒化饮,表里双解之。然而,在具体应用表里同治法时,还须分析表里证的孰轻孰重、孰少孰多、孰缓孰急,而治有所偏。若虽表里同病而偏表者,在表里双解的前提下仍以治表为主,如18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虽表里同病而偏里者,在表里双解的前提下仍以治里为主,如163条桂枝人参汤证;若虽表里同病而表里证处于相对均衡者,则应表里并重治之,如146条柴胡桂枝汤证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患者,男,30岁。发热,恶寒,无汗二天,
- 脉浮的一定为太阳表证。
- 《伤寒论》中所言间歇脉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 何谓阳明病?阳明病来路有哪些?“胃家实”
- 阳明病见固瘕,可攻下。
- 太阳温病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 少阴病中的“但欲寐”,是由于高热引起的神
- 太阴病发黄的特点是什么?
- 小柴胡汤的禁例是什么?为什么?
- 简述太阳的生理功能。
- 下焦蓄血,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 患者,男,60岁。胸膈及胃脘部硬满疼痛三
- 剂颈而还
- 虚烦
- 凡少阳阳明同病,即当以大柴胡汤和解兼以通
- 大结胸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特点是什么?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
- 简述“伤寒学”的概念,并说明确立“伤寒学
- 试论当归四逆汤证与通脉四逆汤证的区别。
- 何为坏病?其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