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缪希雍在伤寒、温疫方面的成就。
- 缪希雍在伤寒、温疫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充实和发展了《伤寒论》。缪氏提出“伤寒时地议”,强调治伤寒要区别时代不同,要注意发病地点,“南北地殊”,气候迥异,因此,仲景之意可师,“其药则有时而可改”。出于这一指导思想,他在论治外感热病方面能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新的创见。缪氏认为,伤寒温疫“三阳证中,往往多带阳明”,因“手阳明经属大肠,与肺为表里,同开窍于鼻;足阳明经属胃,与脾为表里,同开窍于口。凡邪气之人,必从口鼻,故兼阳明证者独多”。因此,其对伤寒六经论证重视热化,论治善用清润。特别是伤寒温疫之邪,必从口鼻而人的创见,对明清时代温疫、温病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唐宗海认为:血证有宜有忌的是()
- 内伤热中证
- 张子和提出“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 陈自明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基础方是()。
- 李杲升阳散火汤区别于一般辛温解表法的关键
- 陈实功认为,外科病的治疗要重视()
- 吴瑭上焦证治的代表方是()
- 试比较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张介
- 张从正的下法包括()
- 下列哪一著作非王好古所著()
- 下列哪一个学派不是在金元时期形成的()
- 试比较张景岳“阳常不足,阴本无余”论与朱
- 张景岳论真阴之脏是指()
- “阳有余阴不足论”出自()。
- 赵献可提出的被后世多数医家所接受的命门说
- 请简述朱丹溪相火论的主要学术内容。
- 明代治《伤寒论》有成就的医家有()
- 阴火
- 张景岳医学著作有()
- 薛己治病求本的内涵主要是强调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