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什么是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
  • 物种丰富度通常是指被选定的群落中物种的种数。表示物种丰富度主要有两种方法:
    1)数量物种丰富度(Numerical species richness),即一个群落中每一个物种的个数或者其生物量。由于动物类群容易计数,并且研究者可以选择连续取样,直接来累计计算一个物种的最小个体数,因此,在动物学研究中一般喜欢采用数量物种丰富度来描述群落中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2)物种密度(Species density)是指一个群落中单位面积上的物种数。植物学研究中特别喜欢使用物种密度方法,如每平方米的种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一个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大小与调查的面积、取样密度、调查和监测的时间等一般成正比,即调查的面积越大、取样密度越密、调查和监测的时间越长,群落中物种或同一物种的个体数被发现的概率就越大,相应的物种丰富度也就显得越高,但调查的样方数或调查监测的时间达到一定的量后,其物种丰富度将逐渐稳定在一定的值。因此,取样方法对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大。我们应根据研究和调查的需要,在允许范围内尽量多调查一些样方和进行相对长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才能准确反映一个地区或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
    常见的物种丰富度计算公式有二个:
    一个是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Mg(Clifford and Stephenson,1975):
    DMg=(S-1)/lnN
    另一个是Menhinik物种丰富度指数DMn(Whittaker,1977):
    DMn=S/√N
    式中,DMg为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Mn为Menhinik物种丰富度指数,S为物种数,N为调查样方内所有物种的总体个体数。
    自然界中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随着纬度、海拔、降水、温度、研究区的面积等变化而不同。如科学家研究了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在相同的环境背景下,岛屿面积越大,其栖息的生物物种丰富度也越高,大岛屿上的生物物种丰富度高于小岛屿。当然,影响物种丰富度的因素很多、而且因素之间,包括自然和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过程更是复杂多样,因此,探索地球上生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规律、机制一直是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探索地球生物奥秘的兴趣点。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