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听、说和读、写的关系。
-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构成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在这四种语文能力中,一方面,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说在前,读写在后;另一方面,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看: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口头语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产生远远先于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从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看:书面语言的产生,使语言具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即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口头语言是在直接的交际过程中,通过口说耳听形成的;书面语言则要眼看手写,必须经过专扪的训练才能掌握;口头语言可以伴随手势、表情,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因而允许省略、压缩;书面语言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可以修改、推敲,因而比较准确、连贯;口头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交际阶段,而书面语言一开始就具有独语的性质。尽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们相互为用,彼此联系非常紧密。
一方面,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而且口头语言随走哏会生活的发展不断涌现新的语汇,被书面语言吸收,从而使之更加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因为书面语言在独语的过程中,可以把思想表达得更完整,更充分,更精确。口头语言语病可以通过书面语言学习,逐步得到纠正,使之日趋规范。口语能力提高了,反过来必将促进书语言的发展。
从教学实际及实验研究看:听说读写之间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尽管往往训练有所侧重,但很少训练是单一的,需要多种训练相结合。训练不管怎样组合,其共同规律依然是: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凡听力差的学生,一般理解力也低,对教师的提问很难做出正确的回答,课堂讨论时不愿意发言,即使发言也多是不得要领或语无伦次。这说明听的能力制约着理解能力和说的能力的发展。同样,口头语也制约着书面语言的发展。综上所述,听说和读写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听说读写宜并重:“听说读写宜并重”的实质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把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听说读写之所以成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由其内部规律决定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听说读写训练同样重要,要以口语训练为基础,以听说带动读写,用读写促进听说,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协调发展。
为了贯穿落实“听说读写宜并重”这一原则,在教学思想上,要对“听说读写”同样重视,从备课到上课统筹安排,全面训练,不轻此重彼,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阅读课,总要让学生读书,并要求他们回答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