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为452.30m,i1=5%,i2= -4%,竖曲线半径为1800m。计算: ①计算竖曲线要素 ②计算竖曲线起点,K4+400,K5+000,K5+030,K5+060及终点的设计标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设计规范》对各级公路的行车视距有何规定
- 计算题:某公路纵断面设计,在K12+18
- 临界速度
- 为了克服高差,设计者可以不断交替地运用最
- 回旋线参数A越大,其曲率变化越急剧。
- 在越岭线布线时,垭口的位置要()。
- 简述回头曲线有何特点?
- 简述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的因素。
- 汽车匀速运动,则()
- 汽车的行驶阻力有哪些,行驶条件及对路面的
- 五幅路和八幅路不属于城市道路()基本型式
- 中间带是由两条左侧()及中央分隔带组成。
- 喇叭形立交布设时,不宜将环圈式匝道设在交
- 公路工程二阶段设计是指()。
- 作为公路设计依据的汽车分为三类,即小客车
- 变速车道的布置条件如何?变速车道有什么作
- 对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平均纵
- 从行驶的舒适性考虑,应合理考虑横向力系数
-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原则是什么?若配合不好
- 常用定线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主要工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