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什么叫“病笔”,具体表现是什么?
  • 书法创作中所说的“病笔”,即是指那些没有审美价值,艺术效果很差的有毛病的点画。一般来说,不外乎滞、板、刻、结、散、呆、死、浮、滑、薄、弱数种。唐岱《绘事发微》说:“用笔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板者,腕弱笔痴,不能圆浑也。刻者,运笔中凝,心手相戾,勾画之际,妄生圭角也。结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与物凝碍,不得流畅也。”造成点画板、刻、结的原因不外乎是腕力不强,抽拔无力,字画不能圆劲浑厚。再就是心性、手性未能协调一致,以及未能做到“意在笔先”,以至于点画不生动流畅。
    周星莲《临池管见》说:“字莫患乎散,尤莫病于结。散则贯注不下,结则摆脱不开。”一语道破了“散”与“结”这两种笔病和字病所造成的重大危害,“散”则不能做到势的连续和加强,因而收不到气贯神显的艺术效果。“结”则摆脱不开,亦即唐岱《绘事发微》所说“欲行不行,当散不散”,拘谨促迫,不能舒畅。滞,主要原因是墨太浓,或行笔太慢,或提不起笔。滑,即浮,薄,且弱。主要是因为力度不够,行笔太快或笔中含水太多所致。造成滞、板、刻、结、呆、死的原因,从技巧论,是因为功力不够,腕力不强,不能随心所欲,高度灵活的驾驭笔墨所造成,此外,就是对笔性、纸性、墨性的认识和把握不当。“信笔”更是书家大忌,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指出:“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又朱和羹《临池心解》说:“信笔是作书一病。回腕藏锋,处处留得笔住,始免率直。”并更为具体地指出:“大凡一画起笔要逆,中间要丰实,收处要回顾,如天上之阵云。一竖起笔要力顿,中间要提运,住笔要凝重,或如垂露,或如悬针,或如百岁枯藤,各视体势为之。凡一点,起处逆入,中间拈顿,住处出锋,钩转处要行处留、留处行。”两位书家虽然说法不伺,但都明确指出了信笔的毛病,即波画无力和率直无韵,并指出了克服“信笔”的良药主要是精研笔法,作到笔为我用。在具体的运笔中,要提得笔起,达到一转一束处皆严谨而有法度,不能荒率。
    病笔的产生,又不独在技巧、功力本身,与书家情绪、精神状杏以及创作态度也是有关系的,正如《南田论画》所说:“凡画积惰气而强之者,其迹软懦而不快,此不注精之病也;积昏气而泊之者,长黯猥而不夹,此神不与俱成之病也;以轻心挑之者,其形脱略而不固,此不严重之弊也;以慢心忽之者,其体疏率而不齐,此不恪勤之弊也。”南田翁此语甚精辟,非体悟至深者难能道出也。
    知道了以上几种笔病,在具体的书写实践中固然应该时时留心,处处注意。但又不可过分,否则会束缚手脚。书当造乎自然,不可信笔,亦不可太矜意。周星莲《临池管见》说得好:“意为笔蒙则意阑;笔为意拘,则笔死。要使我顺笔性,笔随我势,两相得,则两相融,而字字妙处从此生矣。”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