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毛笔在古代有哪些别称?
  • 在东周战国时,国家分裂为好几个小国,各国文字都略有不同,对笔的称呼也不一样:楚国称“聿”,吴国称“不律”,燕国称“弗”,只有秦国称做“笔”。秦始皇统一了列国,才在全国范围内都称作笔,一直沿用到现在。可能是出于对毛笔的珍爱吧,历代的文人雅士,还为毛笔另起了一些别称和雅号,如:毛颖。颖,就是笔锋。唐代大文豪韩愈作有《毛颖传》。
    毛锥子。见五代史《史宏肇传》:“安朝廷,定祸乱,直径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管城子。韩愈《毛颖传》中说,“聚其族而加束缚写,秦始皇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城,号管城子。”如译为白话就是:“把它同类(兽毛)聚集一起并缚扎起来,秦始皇叫蒙恬给它洗干净,就封在管城(笔管)里,所以叫管城子。”(也叫管城侯,意思同上,见《文房四谱》)墨曹都统。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征集:薛稷(唐著名书家)封笔为墨曹都统、黑水郡王兼亳州刺史。中书君。秦始皇封蒙恬于管城,并累拜中书之故,后人遂别称笔为管城子或中书君。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