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可促进DIC发生的是()
A、静脉血栓形成
B、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抑制
C、脱水
D、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E、缺氧
- B,C,D,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关于止血药物及其机制正确的是()
- 血管受损后所释放的某些因子的描述,哪一项
- 有助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的是()
- DIC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 患者,男性,62岁,10天来发热、咳嗽、
- 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有关的是
- 与凝血时间延长有关的因素有()
- 对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符合诊
-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见于()
- 男性,32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
- 血友病的治疗错误的是()
- 抗凝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治疗为()
- 女性,52岁,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发
- 与蛇咬伤、水蛭咬伤引起的出血有关的因素是
- 女性患者,30岁,因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紫斑
-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贫血应首选
- 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包括()
- DIC时,正确使用肝素的指征是()
- 男性农民,26岁。因发热、咳嗽2周,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