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在绩效考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误,并提出避免绩效误差的方法。
  • (1)绩效考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误:
    ①分布误差:从理论上分析,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应服从正态分布,而实际中往往出现其他情形,常见以下三种:
    A.宽厚误差:评定结果是负偏态分布,也就是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优良。
    B.苛严误差:评定结果是正偏态分布,也就是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不合格或勉强合格。
    C.集中趋势和中间倾向:评定结果相近,都集中在某一分数段或所有的员工被评为“一般”,使被考评者全部集中于中间水平,或者平均水平,没有真正体现员工之间的实际绩效存在的差异,这往往是评定标准不明确或主管在评定工作中平均心理造成的。
    ②晕轮误差:指在考评中,因某一个人格上的特征掩蔽了其他人格上的特征。
    ③个人偏见:基于被考评者个人的偏见或者偏好的不同所带来的评价偏差。
    ④优先和近期效应:是指考评者根据下属最初的绩效信息,对其考评期内的全部表现作出总评价,以前期的部分信息替代全期的全部信息,从而出现了“以偏概全”的考评偏差。
    ⑤自我中心效应:考评者按照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进行评价,或按照自己认为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因而偏离了评价标准。
    ⑥后继效应:被考评者在上一个考评期内评价结果的记录,对考评者在本考评期内的评价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⑦评价标准对考评结果的影响:评价标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精确程度,对考评方法即工具运用和考评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考评标准不明确、不清楚、不规范是考评工具失常的主要客观原因。
    (2)避免绩效误差的方法:
    ①以工作岗位分析和岗位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客观准确的数据资料和各种原始记录为前提,明确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制定出科学合理、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评价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
    ②从企业单位的客观环境和生产经营条件出发,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和特点,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人员素质状况与结构特征,选择恰当考评工具和方法,更加强调绩效管理灵活性和综合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认真汲取失败的教训,从而有效地避免各种考评误差和偏颇的出现。
    ③绩效考评的侧重点应当放在绩效行为和产出结果上,尽可能建立以行为和成果为导向的考评体系。
    ④为了避免个人偏见等错误,可以此阿勇360度的考评方式,由多个考评者一起来参与,由较多的考评者参与,虽然可能会增加一定的费用,但可以使绩效考评做出更准确可靠的判断。
    ⑤在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绝大多数是因考评者引起的,考评者自身的素质和绩效管理的水平,对绩效考评工作的影响很大。
    ⑥为了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还应当重视绩效考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如加强组织沟通和反馈,消除被考评者的紧张、抵触等不良心理;重视绩效考评的各种见面会谈话活动的开展;注意不断调整劳动关系,完善薪酬制度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