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会计的涵义和基本职能。
  • (1)现代会计是对会计主体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控制的信息处理过程,该过程的执行表现为一项管理活动,该过程的结果则表现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旨在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向会计主体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会计的涵义应包含以下方面:
    ①从技术角度出发,会计需要计量经济过程中占用的财产物资和发生的劳动耗费,以货币数量来描述经济过程,评价经济上的得失。会计记录是数字和文字的结合,而文字说明建立在数量的基础之上。从这一点看,会计是一种计量的技术。
    ②从会计活动结果的角度出发,会计对经济活动过程中占有财产物资和发生劳动耗费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产生信息,供人们了解和管理经济过程之用。信息是会计工作所产生的结果。从这一点看,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在向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
    ③从明确经济责任的角度出发,会计用货币量度计量和记录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的增减变化,记录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支出),来评价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情况或业务执行情况,为会计主体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形成原因提供了有事实依据的、可以考查的记录。从这一点看,会计是使经营管理责任得以落实的手段,是一种管理活动。
    ④从会计信息利用结果的角度出发,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对具备一定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可以从价值量上评价会计主体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且可以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旨在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从这一点看,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构成了会计的基本目标及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特征等重要会计概念的界定基础。
    (2)职能是某职能主体所具备的功能,会计职能需要反映会计所具有的功能。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包括:
    ①会计核算。会计的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一系列的会计循环过程,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以提供对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会计的事后核算职能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日常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报账活动是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
    我国《会计法》规定,企业单位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如款项收付、财产物资的收发、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金的增减、收入费用的发生和成本计算以及财务成果的形成等,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即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如实、全面、系统地加以反映。这个过程也是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最终以会计信息的载体——财务报表的形式提供给信息的使用者。
    ②会计控制。会计控制职能是核算职能的延伸,会计控制过程贯穿于核算职能之中。会计控制是会计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主要通过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加以控制和指导。会计控制按其与经济活动过程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会计的控制职能可以体现在合法性控制和合理性控制两方面。合法性控制要求通过会计控制,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循国家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规范进行监督;合理性控制要求通过会计控制,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是否符合主体的经营目标和成本一效益原则以及经济活动的权责归属进行监督。
    会计的核算和控制职能是相辅相成的。核算职能是控制职能的前提,没有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会计控制缺乏客观依据;仅进行核算不进行控制,会计的管理作用无从发挥。会计核算职能和控制职能体现了会计的本质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管理要求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会计的职能也在延伸。除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控制之外,会计信息的反馈可使预测、计划、决策、分析、评价和考核等企业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实施。但是,不论是以事后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还是以预测、分析、评价、决策为主的管理会计,其基本职能都能够以核算和控制两大职能加以概括。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