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予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法】伏尔泰《哲学辞典》(1764年) 材料三 孔子……为大地教主。生于乱世,……改除乱世勇乱争战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制。……此制乎,不过其夏葛冬裘,随时救民之言而已。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1892年) 材料四 总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 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伏尔泰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
-
不同:材料二高度推崇孔子。
原因:天主教会与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大、愚昧与黑暗;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在思想领域开展反封建斗争;伏尔泰借儒家思想的理性、道德为武器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孔子提倡道德自觉,注重政治与人事,“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与伏尔泰的反对君主制度,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言论自由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不畅,伏尔泰对中国实际情况存在认知偏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
- 西汉建立之初的约70年的时间里政治上的指
-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
- 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
-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以教化
- 《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
- 古代中国的儒学:材料一:孔子说:君
- 宋人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
-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
- 《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
-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
- 温家宝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用了一位理学
- 下列对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
- 李贽对下列发生的事执反对意见的是()
- 儒家思想产生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