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有何变化?《申报》是怎样进行改革的?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及时宣传了党的抗日救国的主张,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种种侵略罪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发动群众抗日救国运动。从九一八事变起,抗日救亡成为国统区报刊宣传的中心。大革命失败后的舆论沉寂局面被冲破,新闻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1912年,《申报》转让给史量才。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申报》还一度采取拥蒋立场。但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申报》改变了政治态度,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并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
    1931年1月,《申报》成立总管理处,统辖一切馆务。史量才自任总经理兼总务部主任,经理马荫良兼副主任,黄炎培为设计部主任,戈公振为副主任,陶行知则是不公开对外的总管理处顾问。在陶行知的建议下,《申报》改变了言论不触及时弊的保守态度。黄炎培是史量才谋划重大事务的参与者。他协同史量才参加了许多抗日民主的社会活动,列名发起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并任主要干事。总管理处的成立,同进步人士的密切接触,对史量才本人的政治思想和《申报》办报方针的转变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申报》的改革以“时评”为“龙头”。时评联系实际,尖锐泼辣,风格多样。特别在九一八事变后,《申报》能抓住时局的症结,敢言人所不敢言,令人耳目一新。它发出了国内报刊最早提出的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重要评论之一。在国民党发动对中共红军的第四次围剿的紧要关头,表达了鲜明的反内战主张。《申报》业务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副刊《自由谈》的变化。《自由谈》从《申报》创办起的20年间基本上是鸳鸯蝴蝶派的阵地。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断然撤换主持《自由谈》的周瘦鹃,起用了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青年作家黎烈文主编副刊。黎烈文的工作使得《申报》聚集起了一支庞大的作者队伍,联络了一大批进步人士。《自由谈》设置杂文、随笔、读书笔记、短篇译文和连载小说,内容五光十色,绚丽多彩,主要内容则是与时代脏紧密相连、反映社会精神生活的作品,尤其是具有高度思想性的社会批评。这与鲁迅的支持有很大关系。此外,《申报》还增办了《妇女园地》、《经济专刊》、《医药专刊》、《图画专刊》等很多副刊,《申报》的进步文章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史量才日益成为独立的社会舆论的代表人物。但是,《申报》进步而大胆的言论也引发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蒋介石必欲除之而后快。在先是对史量才进行拉拢、继之以“禁邮”相威胁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亲自命令特务于1934年11月13日暗杀了史量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