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孤岛”时期,上海租界内有哪些重要的抗日报刊?它们的斗争情况如何?
-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从那时起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形同“孤岛”,到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五年间,史称上海孤岛时期。当时,爱国的新闻工作者利用英法美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些报刊聘请外国商人担任发行人,避免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检查和租界当局的阻挠,继续进行抗日宣传。
这些挂出洋人旗号的报纸被称作“洋旗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每日译报》、《导报》和《文汇报》等。这些“洋旗报”在特殊的环境中生存,发挥了特殊的抗日宣传作用,为抗日活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
- 什么是“癸丑报灾”?
- 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 《燕山夜话》、《三家村礼记》、《长短录》
- 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新闻事业有哪些手段?
- 两派报刊大论战的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 《中国日报》创刊的背景和意义如何?它早期
- 简述《新华日报》创办的经过、坚持斗争的情
- 小报产生的情况及其特点如何?
-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 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 唐代官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容、形式和传
-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何
- 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 简述1904年《时报》的革新举措。
- 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
- 中共中央是怎样正确处理新解放城市中旧有新
- 民国初期新闻业务有何变化?出现了哪些著名
- 简述“五四”时期我国新闻工作的重大改革活
- 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是在什么背景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