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论美英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协调。
  • ⑴英国:
    丘吉尔组成战时联合内阁。英国的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支持欧洲沦陷国家的反德力量,联合美国,争取苏联,坚持抗德,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丘吉尔抗德政策的主要内容:坚决抵抗,决不妥协。支持流亡国家和政府。争取美国的帮助。1940年7-8月,以岛换舰协议。调整对苏政策。
    ⑵美国:
    1939年10月27日和11月2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新中立法》,解除对交战国的武器禁运,该为“现金购货,运输自理”。这反映了美国对欧政策的调整,政策开始向英法倾斜。但《新中立法》毕竟没有突破中立的框架。德军席卷西欧后,罗斯福改组内阁,任命积极抗德援英的史汀生和诺克斯为陆军和海军部长。
    1941年3月,《租借法》通过。授权总统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这标志着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结束,奠定了美英同盟的基础。租借法美国自身的考虑和消极作用。美国不仅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更主要的是为了确立其在战后世界秩序中的领导地位,租借法使得部分受援国的国防和财政依赖于和受控于美国。
    ⑶苏联:
    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总之是避免卷入战争,特别是避免同德国发生冲突。因为苏联对英法存有戒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发挥作用。法国败降后,苏联的外交出现两难困境。
    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①1939年9月17日,苏军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借口是波兰出现的政局构成了对苏联的威胁,必须保护上述两个地区的同胞。10月,上述地区分别加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
    ②1939年11月28日,苏联单方面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1月30日,苏军侵入芬兰,苏芬战争。1940年3月12日,苏芬和约。
    ③1939年9-10月,苏联分别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1940年6月,苏联要求三国改组政府,让苏军自由通行。8月,三国被“接纳”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④1940年6月,要求罗马尼亚归还比萨拉比亚,并“移交”乌克兰人占多数的北布科维纳给苏联作为“占领”比萨拉比亚的“赔偿”。8月,苏联在比萨拉比亚地区成立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北布科维纳并入乌克兰。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