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英、法在近代的外交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 比较英法在近代外交上的发展,可以看到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最终也出现不同的结果。两国的地理位置,宗教,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的差异,导致了双方统治者采取了相异的外交战略。
    从英国来看,17世纪上半期,由于国内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日益激烈,并最终酿成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无暇估计欧洲大陆的事务。为了维持欧洲均势和自己在大陆的利益,英国在对欧洲大陆国家交往时,始终保持着独立姿态,并把均势政策作为介入欧洲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英国议会在内战期间,和外国均保持良好关系,阻止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但是革命成功之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对外政策的重点就走向了海外扩张,争取更多的殖民地。并因此和荷兰,西班牙和瑞典等海上强国发生争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对外扩张政策并为有所变化,只是在对待法国和西班牙的政策上有所改善。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英法同盟结束,英国开始了和法国争霸的历史;英国和荷兰由于威廉亲王的原因关系日益密切;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时更为主动。
    而从法国来看,法国国内宗教矛盾导致了长达30年的战争,在从战争中恢复以后,亨利四世的目标是:"在实践上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宗教矛盾,天主教国家,削弱哈布斯堡王朝实力,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信奉国家利益至上,加强绝对君主制度。30年战争以及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使得法国实力大增,同时也助长了法国谋求霸权的野心。路易十四1661年亲政后,沿袭对外扩张的针刺,梦想实现法国的"天然疆界",要成为全欧洲的霸主。为此法国开始了一系列战争,发动或参与了遗产战争,法荷战争,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最后一场战争使得法国从霸权的顶峰走向衰退。法国在和英国的抗衡中最终处于下风。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英法在18世纪为了争夺海上和殖民地霸权而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战争。最终,法国的殖民地丧失殆尽,霸主地位也不复存在,而英国却确立了自己的海上和殖民霸权。
    英国在整体外交战略中虽然后期也开始在海外殖民地大力扩张,但仍注重保持和大陆国家之间的势力均衡,而法国则无止境的追求自身的霸权,虽然获得阶段性成功,但最终由于树敌众多陷入孤立,失去了获得霸权的机会。由此可见,追求霸权终究要导致衰落,而保持国际势力均衡应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