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评述杨贤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贡献。
- 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创立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作出过重要贡献。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运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对中国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他在《新教育大纲》中,对“教育是什么”这个关乎教育本质的问题作为开宗明义的说明,认为“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并由此进而认为,教育是一种工具,它受更具根本性质的社会万分制约并为其服务,同时也为生产服务;教育既取材于精神生产领域其他部门的成果,也取法于它们的活动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因此,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劳动力再生产手段的双重属性。另外,杨贤江还通过对“教育进化”的考察,对教育本质的演变作了具体分析。第二,对各种流行教育观点进行批驳。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一方面是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另一方面是专制统治日甚一日,然而在教育界却流行着一些模糊观点,影响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教育的清醒认识。杨贤江对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驳,如批判“三论”(“教育万能”、“教育救国”、“先教育后革命”),阐述教育的职能,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有主次本末之分,对教育作用的估价不宜过分;批判“四说”(“教育神圣”、“教育清高”、“教育中正”、“教育独立”),阐述教育的涵义,指出不能不顾时代环境、社会性质而奢谈这一切,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当时中国,人们应对教育有清醒的认识,并认清我们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第三,提出“全人生指导”。杨贤江的教育研究大量是针对青年问题的,表达了对青年成长的关切之心,他对青年的理想、修养、健康、求学、择友、社交、婚恋等各方面都给予耐心指导,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即谓“全人生指导”。因此,所谓全人生指导,也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社会改进之所用。总之,与同时代教育家相比,杨贤江的独特建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致力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建设,创造性地阐述了教育本质问题,并贡献出像《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这样的名著。其二,他致力于中国的青年教育,提出了“全人生指导”的青年教育思想,对当时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影响至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学派的创始
- 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
- 分斋教学制度
- 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不包括()。
- 颜之推认为教育的目标在培养于国家有实际效
- 中国古代最早的有记载的教育论著是()
- 颜元的分斋教学中,没有设立的斋舍是()
- “特奏名”就是经皇帝特准参加科举考试的。
- 早期的书院相当于图书馆(室),直到宋代才
- ()是近代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
-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 明朝建立后,实行了()的文教政策。
- 汉代太学的主要制度有哪些?
-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成立时间是()。
- 所谓“自得”,就是不求他人而自己学有所得
- 简评法家教育思想的得失。
- 简述“战时须作平时看”教育方针。
- 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是(
- 道家和法家是怎样从不同立场否定传统教育的
- 徐特立的“三化”文化教育方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