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章草是怎样产生的?其艺术特点是什么?
  • 根据汉代许慎、赵壹、晋代卫恒的说法,章草起于秦末汉初。但后世许多学者对此论说不一。其一,认为是汉章帝时的史游作《急就章》,得此体,因汉章帝喜爱而名之,故称其为章草;其二,认为汉时杜度善写草书,汉章帝特诏令他用草书写奏章而称章草;其三,认为是有规章、法度的草书。这种书体是由损减隶书演变而来,保存了隶书的主要骨架梗概,结构明晰,规整,故称其为章草。有如“章程书”、“章楷”,即是此意。近代学者大都倾向于这种解释。
    章草基本上是解散隶体使它趋于简便,所以隶味很浓。起笔收笔,特别是捺画的收笔,纯用隶法,字字独立,但每个字的笔画之间出现了萦带连绵的笔法,开创了草书连绵圆转的先河。如唐张怀瓘说:“章草即隶书之捷。”宋黄伯思说:“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清段玉裁说:“其各字不连绵者曰‘章草’,晋以下相连绵者曰‘今草’。”
    相传后汉张芝最善于写章草,而且今草也是由他始变的。张怀瓘《书断》云:“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奇形离合,数意兼色。”说明了章草变为今草的过程和章草与今草的区别。
    章草在结体上虽然解散了隶书,趋于简捷,但用笔基本沿用了隶书的法式。如章草的横画依然波挑,左右波磔分明。其笔画萦带处往往细若游丝,转如圆环。其横竖笔画古朴如隶,又不象隶字那样平直整齐。点画的连带处则如今草,但又不象今草那样以欹斜取势。因此显得流动畅达而意境厚朴,规矩严明。比较著名的传世章草,有皇象及史游的《急就章》;张芝的《秋凉平善帖》;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