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怎样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这一原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大意义?(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 关系:
    A.客观规律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主观能动性: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C.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的认识规律和利用客观规律。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必须注意: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