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了一次表演游戏。老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入"剧场"。 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且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问题: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
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自主性原则、接纳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是指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 脚本"的"改鸯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材料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 作"。第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醇……"这都充分 体现了教师干涉过多,没有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 教师应当及时更正自己的计划,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 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
而材料中,教师明显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不包括(
-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
- 以下对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论述错误的是(
- 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以模仿为主,大班幼
- 下列不属于游戏的本质特征的是()。
- 下列几种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 幼儿游戏的基础与源泉是( )。
- ( )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
- 在2~3岁孩子中常见的游戏是( )。
- 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
- 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可以将幼儿游戏分为三种
- 积木游戏属于( )。
- 角色游戏的支柱是( )。
- 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
- 在玩"医院"游戏时,几个小朋友为分配扮演
- 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娃娃家”“理发店”
- 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
- 简述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 家长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玩具,四、五岁
- 简述教师在幼儿游戏介入时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