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以清代为例,简述传统训诂学的成就和特色。
- 1)对音义关系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从早期的“声训”,到晋人首创至宋代成熟的“右文说”,再到“声近义通”,再到清代乾嘉大师的“因声求义”理论,就是正确认识的体现。
2)学风、态度严谨求实。特别是清代的学者,一些名家的著作,都是采用了“十年磨一剑”的方式,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经历十年乃至数十年方才问世,如王念孙写《广雅疏证》用了近十年,邵晋涵写《尔雅正义》用了二十年,郝懿行写《尔雅义疏》用了三十年,等等。其谨严的风气于此可见。
3)善于创通义例,总结规律。清代学者注重方法论,善于发明义例,总结规律,并将其运用到训诂校释中去。
4)训释精当而富有成果,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什么是同源字?
- 《荀子》:“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杨
- 具体的训释术语可以分为哪些?
- 《类篇》是模仿《说文》而作的字书,其部首
- 从文字使用的角度说,“县”和“悬”是()
- “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 《诗》:“在河之浒。”毛传:“水崖()浒
- “火爰气早来,虫螟为害”中“虫螟”是()
- “甲,乙之也。”因为“之”是代词,所以含
- 秦简夫的代表作是()。
- 试论述《尔雅》的内容及价值。
- 音义类注释
- 简述声训的弊病。
- 异体字的产生方式有()。
- 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包括:()等文化常识
- 《说文•赤部》:“赧,面惭赤
- 宋代提出“夺胎法、换骨法”的作家是()。
- “大臣相与阴谋。”句中“阴”与“谋”是什
-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最先提出
- 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