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举例说明类型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
1.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例如唐杜荀鹤的《松窗杂记》中赵颜苦恋画中丽人并与之终成眷属的故事,与古希腊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之神似——现实与理想
2.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例如阿Q与唐吉诃德形象的相似。二者性格都质朴、率真;以假当真,有意无意地将幻像与真实相混淆——在压迫性的时代与环境;“精神胜利法”:面对一个人心不古的衰世,梦想一个“黄金时代”而不能得,故;在滑稽可笑的表象之下寄寓深刻的悲剧启示:困兽犹斗者的悲剧是其“不幸”、“不争”还是时代、国家、社会、人类的悲剧?
3.表现手法的类型学相似,例如钱锺书所论之“通感”中西文学在描写手法上的一条共同规律,眼耳舌鼻身各个感官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于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可以彼此交通,这种手法称为“通感”: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4.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例如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文坛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思潮流派更迭的历史,各国间出现的思潮流派大多具有类型学的相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比较《荷马史诗》与其他军事题材作品的战争
- 在欧洲文学中,不同时代的作家,有很多借用
-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派形成().
- 媒介学
- 请分析《蕾米亚》和《白蛇传》在母题、主题
- ()在《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一文中以
- 1897年,法国波斯奈特在里昂大学创办第
- 下列研究著作中属于钱钟书创作的是()
- 什么是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
- 《摩罗诗力说》中的“摩罗”,意思是()。
- 创造性误读
- 对于文化,费孝通曾经提出我们应该了解我们
- 钱钟书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上有哪些贡献。
- 置身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源流,
- 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
- 电子计算机技术对文学的影响,突出表现哪些
- ()是西方最早力图对文学做出分类的学者
-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和()三个条
- 结合作品谈中西爱情诗的内涵和风格上的差异
- 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1886年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