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事,务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 竽笙之声,以为不乐者,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者……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这段话是有什么意思?包含了怎么样的文学理论内涵?
- 墨子反对进行音乐演奏和欣赏活动,不是他认为音乐不美,不能带给人快乐,主要是因为统治者举行的音乐活动,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欣赏音乐既会占去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时间,也会占去百姓从事生产劳动的时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袁枚性灵说的内容是什么?他的性灵说与公安
- 《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
- 教材认为:孟子的‚我知言,我
- 陆机在《文赋》中把文体分为
- 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 试述毛宗岗总结的《三国演义》塑造艺术形象
- 试述《文选》的选录范围和编撰体例。
- ()和()就是沈德潜的所谓格调。
- 《毛诗大序》的哪些学理论批评观点?
- 论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 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予闻世谓
- 试述《文赋》对古代文论建设的突出贡献。
- 发愤著书说
- 陆机《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为主的创作
- 简述孟子的文论思想
- 谢榛认为诗有()、()、()、()四格。
- 试述(王国维的)“不隔”说
- 试述想象的作用和过程
- 孟子在()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
- (谢榛的)四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