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 试述在戏剧语言上,李渔主张明白晓畅,通俗
- 叶燮在《原诗》里把创作客体分为()、()
- 简述《毛诗大序》对诗歌抒情的认识与规范以
- 明代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继承了思想家李贽提出
- 教材认为,《庄子》书中提出了“()”、&
- 王夫之的诗学著作颇丰,其中一部论古代诗歌
- 《毛诗序》
- 概述王国维的境界说理论。
- 中唐的诗歌理论,较为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倾
- 试述张戒诗歌表达须微婉含蓄,不能直白泄露
- 王夫之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诗歌创作的现
- 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
- 试述(张炎的)“清空”说
- 试评述钟嵘的自然英旨说。
- 试述(《文心雕龙》的)“风骨”说
- 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 试述严羽在诗的学习门径上,要以汉、魏、晋
- 钟嵘把()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
- 结合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实际,谈谈你对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