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人境庐诗草自序》所体现的诗歌创新理论。
-
(1)强调诗歌跟上时代,反映现实,指出社会发展了,时代前进了,诗歌必须创新,具有新的内容,形成新的特点。
(2)对诗歌传统主张弃其糟粕,在广泛继承的基础上为我所用,进行创新。不但指内容方面与古人不同,还包含形式方面的新的创造,比兴寄托传统;以散文自由变化的句式带入诗歌的传统;风骚的乐府的反映现实的精神等。
(3)他能够注意多方面从传统吸收营养,是符合艺术规律的,比其他的维新派人物较高明。他努力在实践中探索诗体解放的道路,对新体诗作了大胆的探索。
(4)由于其新诗注意从传统中吸收营养,不主一格,不专一体,因此既有民话特点,又有新的创造,无论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代表了当时“诗界革命”的正确方向,可说是五四时期的新诗歌运动的先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
- 试述元好问主张诗歌刚健豪壮,反对纤细缠绵
- 什么是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请结合
- 立象以尽意
- 论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 简述取境说。
- 试述在戏剧语言上,李渔主张明白晓畅,通俗
-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论观点的提出者是
- 提出诗文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著名口号的是
- 简述严羽诗论的贡献。
- (李贽的)童心说
- 简述气盛言宜说。
- 沈德潜的论诗著作是()
- 简述孔子的“论诗”的观点
- 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 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 《毛诗大序》论述的主要观点?
- 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他的所谓“
-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
- 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