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办过哪些报刊?《中国青年》有什么好的经验?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的一批报刊,是由青年团的地方支部创办的。先后有:1921年春,青年团成都支部创办的《人声》周刊;1922年1月15日,北京团组织创办的《先驱》半月刊;1922年3月,广州团组织创办的《青年周刊》1922年8月,青年团旅欧支部在巴黎创办的《少年》月刊。
    《少年》月刊为油印刊物,陈延年主编,周恩来等为该刊撰写过稿件,邓小平参加过该编辑部的工作。它出至第13期后停刊,于1924年2月改出《赤光》半月刊。1922《先驱》是以上几种刊物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由邓中夏、刘仁静编辑。出至第3期,因北京军阀政府禁止发行而被迫迁往上海继续出版。从第4期起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由施存统,蔡和森主编,直至1923年8月出至第25期停刊。两个月后,团中央在上海另创自己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一直到1927年10月出至第8卷第3号停刊,此为早期的《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时期最杰出的刊物之一,由恽代英、肖楚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不少优秀少部如林育南,任粥时、邓中夏、张太雷、李嫠实等,或在该刊编辑部工作过,或是该刊的主要撰稿人。
    一、指导青年运动中,注意根据青年的生活思想实际,引导青年摆脱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中国青年》年内容涉及很广,诸如婚姻恋爱、家庭生活、升学就业、文学创作等等,都很适合青年人的口味。故《中国青年》一创刊,立即就被广大青年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
    二、有较高的马列宁水平,而且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0年代初期,与马克思主义传进中国的同时,一些假马克思主义、伪社会主义等思潮也涌进中国大地。《中国青年》始终能运用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青年,并动员他们同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等反动思潮作坚决的斗争。
    三、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是《中国青年》在政治上有极高的敏锐性的表现。北伐战争开始时,《中国青年》就连续发表文章,指出本次战争的性质,动员青年参加正义的战争。在党内出现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时,《中国青年》亦能看清其本质,坚决与之斗争。特别是“四一二三“事变后,它坚决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支持农民的土地斗争,主张镇压反革命,强调进行武装斗争。
    四、很重视同读者联系。除发表读者来信来稿外,还经常征求读者意见,改进编辑工作。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