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王士禛的)“神韵”说
- 王士禛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神韵”说。王士禛在理论上继承了钟嵘、司空图、严羽的诗学思想和南宗画论,总结了王(维)孟(浩然)以来的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传统,将神韵说发展为一套有系统的诗歌理论。王士禛神韵说的中心就是说的是诗歌的审美表现方法问题。诗歌创作都面临着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能作全面地精细的刻画,而应该如画龙只画其一鳞一爪,如画山水只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但通过一鳞一爪,天外数峰,可以表现龙的整体风貌和无边的山水景象。这就是所谓的“镜中之月,水中之花,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样的作品也就是有“神韵”的作品。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是清和远。清指的是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远指的也是一种玄远超越的精神。清重在景物之描绘,远重在情感之抒发。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比较韩愈不平则鸣说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
- (张炎的)“清空”说
- 《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诗歌创作
- 试评述钟嵘的自然英旨说。
- 试述白居易强调诗歌的作用
- 天籁
- 试述韩愈提出的以古为法,“非三代两汉之书
- 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 试述《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
- 试述张戒诗歌创作要清高古朴自然,不应以雕
- 王国维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是()
- 提出“思与境偕”的文论家是()。
-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
- (叶燮的)理事情说
- 试述姚鼐的阴阳刚柔说。
-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
-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
- 苏拭的所谓枯淡说,其意思是()
- 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怎样的比
- 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