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秦汉时期的官员考课制度?
- (1)对各级中央政府主管官员的考核。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由尚书代皇帝行使考核权,并交皇帝核准。九卿则由丞相和御史两府联合进行考核。
(2)对地方郡国长官的考核。通常由丞相、御史三府通过上计形式进行。上计考课分为常课和大课。
(3)郡对县的考课。常采用“秋冬集课”的方式,一般利用大会都试的机会进行,令长必须参加。到东汉时,令长不再亲行,而遣丞慰以下至郡国上计。
(4)对各级官府的非主管官员,由各部门主管官员负责考核。
(5)考课完成后,按官员政绩和品德分别作出结论并给予奖罚。考课成绩特别优异者称“最”,对成绩优良者分别给予褒奖、增俸、赐金、升职、赐爵等各种奖励。考核考核成绩较差者被称为“殿”,要追究责任,给予惩罚。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中国封建社会,可能对中央构成威胁的地方
- 隋唐时期行政监督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
- 唐代决策文书的形式有()
- 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
- 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主要在哪
- 简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提高军事委员会地位的
- 简述政事堂的演变过程及前后政事堂的不同。
- 家臣制
- 简述为解决政权建设迅速发展和行政干部严重
- 试述清朝的官员考核制度?
- 简述明朝行政官员的主要考核形式?
- 试论西周王朝的行政决策与联络方式?
- 金熙宗时中央行政机构中最重要的是()
- 简述皇权的主要内容?
- 清代雍正之后,中央中枢机构中的核心机构是
- 试述宋代为适应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 简述清朝的回避制度?
- 试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
- 旗盟制度
- 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