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结合作品分析周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对《诗经》作品内在结构的影响?
-
周人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对《诗经》作品的艺术结构的组成也具有决定性影响。如《鄘风•相鼠》和《小雅•都人士》这两首诗,一为刺,一为美,一在《鄘风》,一属《小雅》,按理说作者之间没有什么创作联系。但是仔细一看,就发现这两首诗把对人物的视角都放在了“礼仪容止”上面。由此可见,服饰打扮和礼仪容止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描写的选择,而且表明了周人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在周人看来,得体的服饰仪容本身就是一种美,不仅是一种外在美,而且是内在美的外在显现。
周人的这种艺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必然要影响作品的内在结构。通读《诗经》,我们就会发现,当诗人在对人物进行或美或刺的抒情评判时,他们最擅长的方法就是通过人物的外在打扮、礼仪容止的描写来抒情,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创作结构模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结合作品,分析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
- 试结合作品分析词的语言特色?
- 简述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燕飨诗的审美价值
- 简叙《诗经》抒情诗创作取得的成就?
- 简述中唐诗歌发展的概况?
- 简述《楚辞》流传和编辑成书的过程?
- 屈原在《离骚》中是怎样吸取和运用神话的?
- 《九歌•东君》是怎样塑造一位
- 《诗经》为中国诗歌艺术创作奠定了什么样的
- 如何理解《诗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 ()的《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咏史诗中最有代
- 以抒情为主送别诗有什么特点?结合作品分析
- 分析杜甫的咏物诗《房兵曹胡马》?
- 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 试分析屈原的《九章•哀郢》一
- 为什么说燕飨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
- 试以《离骚》为代表,说明屈原作品的浪漫主
- 姜夔的咏物词有什么特色?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 以七绝作品为例,分析盛唐送别诗的特点?
- 试以王维和李白的咏史怀古诗为例,分析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