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中唐诗歌发展的概况?
-
“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对文学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使盛唐诗歌的理想色彩和浪漫情调迅速淡化,但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开拓了诗歌个性化的创作道路,推进了唐代诗风的转变。杜甫把诗歌写实倾向推向了艺术的顶峰。他的诗“三吏”、“三别”、《春望》等最早也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灾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被誉为“诗史”。从诗歌发展来看,李白结束了一个时代,杜甫则开启了一个时代。杜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艺术经验,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对后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大历(766—779)至贞元(785—805)初年,诗坛上多是平庸之作。韦应物、刘长卿及“大历十才子”是这一时期较重要的诗人。直到贞元元和(806—820)年间,诗坛上出现了革新的风气,掀起了诗歌创作的又一次高潮。艺术成就虽不若盛唐,但百舸争流,异彩纷呈,个性之鲜明,创作之丰富,又在盛唐至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尚险怪的韩孟诗派和尚浅俗的元白诗派。元缜、白居易除了在诗歌语言的通俗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外,还通过诗歌酬唱促进了格律技巧的纯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诗经》作品是如何在抒情诗中塑造人物形象
- 屈原的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咏史诗,诗
- 为什么说燕飨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
- 试结合作品,分析苏轼咏物词的异同?
- 简叙屈原的生平及其对屈原创作的影响?
- 《诗经》抒情诗是如何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的
- 结合作品分析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及其对后世
- 爱情诗与婚姻诗是《诗经》作品中最有价值
- 试结合作品分析南宋末年的咏物词的特色?
- 试以《离骚》为代表,说明屈原作品的浪漫主
- 试结合作品陈述你对“诗庄词媚”一语的理解
- 试以作品为例,分析盛唐送别诗的特点?
- 《诗经》为中国诗歌的创作和批评确立了什么
- 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词中的“南浦”这一意
- 《九歌•东君》是怎样塑造一位
- 试论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异同?
- 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咏物词很多,其中最为人
- 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
- 《诗经》战争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内容?
- 姜夔的咏物词有什么特色?结合作品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