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对于学生外语表达中的错误,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和做法:一种是主张“有错必纠”,一种主张对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同意“有错必纠”。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
可能有两种看法:
1、同意“有错必纠”。认为:
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一种外语就是养成一种新的习惯。习惯通过反复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得到强化和巩固。习惯一旦得到巩固,就很难改变。跟其他技能学习一样,外语学习要及时得到反馈,及时纠正错误,不能让错误得到强化,以避免形成错误的习惯。
2、不要“有错必纠”。认为:
外语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有效但有缺陷的错误是可以容忍的。对错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但不是什么错误都不纠正。在纠正错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首先要分清失误和偏误。失误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
b.对偏误也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是全局性错误还是局部性错误,一般性错误还是严重性错误。
c.要注意纠正偏误的方式方法,要注意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不影响学习者的交际,不要制造紧张心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
- 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
-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系主要有:()和()。
- 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目的。
- 属于以分析理解为主的教学法流派是()。
- ()指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活动。踏实课堂教学
- 语法教学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哪几种?
- 为什么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
- 承接性话语
- ()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拟定的具
- 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和(
- 《语言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也
- 教育家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感知、理
- 简述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 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
- 自觉对比法
- 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的角度划分
- 从国外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发展史,我们可
-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可以从哪四个方面来考
- 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