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看到水从浴缸中溢出从而总结出了“阿基米德定律”。材料二: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钢块在水中会下沉,而用钢铁制成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材料三:一些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浮在水面上的木块会受到浮力,而沉入水底的石块不受浮力作用。(1)简述阿基米德定律内容以及表达式。(2)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用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定律。(字数不少于300字)
  • (1)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表达式:
    (2)设计思路:材料三中提到的问题是一些学生在刚刚学习完阿基米德定律后常常产生的错误认识.他们仅从主观想象来进行判断,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阿基米德定律,所以就要从实验入手,让学生亲自经历浮力的探究历程,这样才能真正对于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定律的认识有一升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老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是怎样发现的吗?请知道的同学给我们讲述一下好吗?掌声欢迎。
    学生1:讲述阿基米德在大浴缸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的经过。
    老师:这位同学讲得绘声绘色,他的博学多才、勤奋好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请同学们继续沿着阿基米德发现的规律,思考有的同学提到的观点:浮在水面上的木块会受到浮力,而沉入水底的石块不受浮力作用。这种说法对吗?学生2:我认为对,沉底的物体是不会受到浮力的。
    学生3:我认为不对,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洗澡发现了浮力定律,他也是在浴缸底部啊,一定受到浮力。
    (课堂讨论激烈,形成两大观点,老师要及时把控课堂,引导学生进入实验探究阶段)
    老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非常好。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加以验证。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器材来进行探究,请提出。
    (老师根据课前预设,进行了充分准备)
    学生4:我需要弹簧秤、金属块、烧杯、水。
    学生5:我需要牙膏皮、烧杯、水。
    学生6:我需要木块、弹簧秤、烧杯、水。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分成8个实验小组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探究过程:
    1.用弹簧秤在空气中测量金属块的重力,记录示数:
    2.将金属块部分浸入水中直至全部浸没,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
    3.从刚好浸没直至接触底部之前,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
    4.将铁块刚好与容器底部接触时,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
    (小组讨论实验结果,最后由小组长代表发言,展示探究结果)学生7:我们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1)金属块在部分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浮力随着浸没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2)当金属块全部浸没直至接触容器底部之前,弹簧秤的示数没有变化,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
    学生8:我们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沉在容器底部时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因为在容器底部时,弹簧秤的示数小于在空气中测量的示数。
    学生9:我们小组将牙膏皮揉成团发现会沉底,说明浮力小于重力,但做成盒子状却可以浮在水面上.说明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了。
    学生10:我们小组…
    (随着课堂讨论气氛跌宕起伏,同学们对于阿基米德定律的理解真正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层面)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