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1996年9月北京某食品公司因赶制中秋月饼,连续三天每日延长职工工作时间2小时,谢某日工资标准为20元,小时工资标准为2.5元,企业每天支付给谢某加班工资2.5元,三天共计7.5元.谢某认为企业付给自己的加班工资不对,要求按不低于150%的工资报酬发给加班工资,而企业劳资科则认为,三天共发给谢某7.5元加班工资是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其计算办法为2.5元X2小时X150%=7.5元,扣除已发给谢某2小时的标准工资5元外,每天应发给谢某2.5元的加班工资.对此,双方意见不一. 问题: 该公司劳资科这样的计算对不对?为什么?
-
本案中食品公司劳动资科对谢某加班工资的计发办法是错误的。
该食品公司加班工资计发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扣发了加班工资中本来就没有包括的正常标准工资。例如,谢某小时工资标准为2.5元,日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共延长工作时间3天,其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方式应为2.5×2小时×3天×150%=22.5元。在这里,食品公司从22.5元中扣除了谢某每天正常标准工作时间2小时工资5元,三天共计15元,实际上,谢某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2小时中,企业事先并没有发给其每小时2.5元的工资,每小时2.5元的工资是按每天日工作8小时工资5元,三天共计15元,实际上,谢某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2小时中,企业事先并没有发给其每小时2.5元的工资,每小时2.5元的工资是按每天日工作8小时计算的。这就是说,每小时2.5元的工资标准是计算加点工资的依据,加点工资报酬中不能扣发正常标准工作时间中相应的小时工资数额。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企业组织内的员工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作为一
- 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和程序分别是什么?
-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主要
- 劳动争议处理的非强制性特点表现在()。
- 工伤事故中,休息1~104日的失能伤害称
- 结合一两个劳动争议案例,按照劳动争议案例
- 处理劳动争议必须遵循()原则。
- 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包括( )。
-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
- 上向沟通的信息应当逐层集中,在各环节进行
-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包括()。
-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 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天内将
- 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步骤是()。
-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是职工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过
- 物质利益原则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
- 平等协商与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主要区别是(
- 劳动卫生规程包括各种工业生产卫生、()等
- 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是()
- 在(),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