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甲、乙两人一同大学毕业后进了同一家企业并同在一间科室工作,两人的工资也被定在同一档次:每月1000元。一年试用期过后,甲的工资被定为每月1200元,而乙的工资被定为每月1500元。甲拿到1200元工资后很高兴,因为比原来工资增加了200元,但当他得知乙的月工资是1500元后,则十分气愤,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试通过公平理论分析甲的心理以及管理者的对策。
-
(1)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主要受工资报酬的影响,包括绝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的数量)与相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与他人实际收入的比值)两种。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进行横向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自己过去付出的劳动和报酬进行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认为是正常的、合理的,因而心情舒畅,安心工作;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低于他人的收支比例,或现在的收支比例低于过去的收支比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对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在本案例中,甲做纵向比较时的高兴在于与过去比其工资增加了200元;但当他与乙进行横向比较时,发觉自己的工资比乙少了300元,由此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
(2)管理者应对甲、乙两人的工资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如果原因在于乙比甲能力强、贡献大,应时及对甲作出解释,使甲重新认定自我、找出差距所在、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发甲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原因在于管理者对甲、乙的能力与贡献判断失误,应及时、果断的纠正失误,重新制定甲、乙的工资标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社会心理学把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称为(
-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把领导者行为分为面向
- 权力的种类有不同认识,韦伯将权力划分为三
- 领导干部应当具有的心理素质包括有()。
- 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
- 论述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
- 需要是人民各种行为的根本原因动机是推动人
-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
- 非正式群体是指以个人之间的()为基础结成
- 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到成熟
- 如何做到员工的能力与工作任务合理匹配?
- 人们只所以能够形成一定的群体,主要是因为
- 动机的要素包括()。
- 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
- 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 “领导是天生的”,这种信念是领导特质理论
- 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 一支粉笔,无论把它放在明亮处还是黑暗处,
- 领导素质论认为与领导的有效性相关的领导者
- (1.9)型管理方式又可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