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原则:正确地恢复形态与功能。
  • 1.轴面形态
    (1)维持牙颈部龈组织的张力和正常接触关系。
    (2)保证食物正常排溢道及食物流对牙龈的生理性刺激作用。
    (3)利于修复体的自洁。
    2.邻接关系牙冠修复体邻面与邻牙紧密接触,能防止食物嵌塞,维持牙位、牙弓形态的稳定,使之与邻牙互相支持,分散力,同时有利于每个牙在咀嚼时保持各自的生理运动。
    (1)前牙接触区:位于靠近切缘,龈径大于唇舌径。
    (2)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接触区:位于邻面颊1/3与中1/3交界处。
    (3)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的接触区:位于邻面中1/3。
    3.外展隙和邻间隙
    (1)外展隙
    1)外展隙是指围绕邻接区向四周展开的空隙,是由牙冠轴面的正常突度形成的。
    2)外展隙可作为食物的溢出道,在咀嚼时,有利于食物从外展隙排溢,增加机械便利,减轻牙周负担。
    (2)邻间隙
    1)邻间隙位于邻接点之下,被牙龈乳突所充满。
    2)有保护牙槽骨和防止水平性食物嵌塞的作用。
    4.面与咬合关系正确地恢复面形态和咬合关系,是有效地恢复咀嚼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
    良好咬合的标准:
    (1)面形态的恢复应与患牙的固位形、抗力形以及与邻牙和对牙的面形态相协调。
    (2)力方向应接近于牙的长轴。
    (3)力的大小应与牙周支持组织相适应。
    (4)具有稳定而协调的关系。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