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 在我外出开会期间,班上有个少先队员和一个非队员打架。我回校后班上学生告诉了我,并说已经处理过了。也许我们往往会把它轻易地放过去,但是我想到一个教师应该了解一下学生们是怎样处理的,从中或许能够抓住孩子们身上的智慧和发光点。 打架事情发生的当天下午,少先队中队长让打了人的少先队员留下来,在干部扩大会上作检讨。这个同学开始时很抵触,心想检讨就检讨。开会了,中队长让他根据中队队委的决议唱一首《红领巾飘在我胸前》的歌。这个同学看见干部们一个个板着脸,知道不唱不行,只好唱了起来。每当新队员入队时,大家都唱这首歌,所以孩子们对这首歌十分熟悉,非常有感情。这个孩子唱着唱着抑制不住难过、懊悔的心情,终于流下了眼泪,再也唱不下去了。这时中队长一努嘴:“大家一起唱!”歌唱完了,这个孩子趴在桌子上失声痛哭起来。中队长问大家:“你们看他有没有认识错误呀?”大家回答:“认识了!”“咱们原不原谅?”“原谅!”…… 材料中的德育属于哪一方面的内容?()
A、社会德育
B、社区德育
C、学校德育
D、家庭德育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
-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
- 班级指导中,偏于“先进学生”、“特长学生
- 德育的途径是指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
-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
- 在小学品德教材编写方面,编写者所要考虑的
-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
- 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
-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
- 少先队队员应为7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
- 德性或品德表现于()。
- 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
- 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
- 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品德情感
-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
- 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是()。
- 少先队活动的(),要求少先队多接触社会,
-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