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在某次教师进修活动中,教师教育者试图给一些中小学教师讲一下建构主义理论,然而,教师们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一位教师低声说道:“教育理论没啥用,我们需要的是能拿来就用的实用技能”。这位教师的看法有偏颇之处,请分析一下教育理论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
-
(1)教育理论能赋予教师一种“认知框架”,它像是个“过滤器”,可以帮助教师观察信息,选取事实,定义问题,进而发展可能的解决之道。教育理论也是教师实践之后进行反思的依据。教师在实践中可获得许多实用性的知识与技能,但如果缺乏教育理论的涵化与反省性的思考,那么这些现场经验很可能只是帮助教师复制当前的教学,这必然使教师教育倾向于因循传统而少有创新,教师的教学也可能流于“天真”、“质朴”而缺乏专业性。
(2)尽管如何弥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是一件很费思量的事情,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认教育理论的价值,教育理论能够为教师提供一种精神的引导,一种判断的凭借,一种看问题的视野,教师拒斥教育理论,会减少其心智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空间,导致教师的“心智简单性”,把教学背后的复杂原因进行简单化的理解,使教育实践诉诸习俗、经验、常识、直觉和浅层次思考,几乎没有超越的可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发展提出哪些要求?
- 萧恩(Schön)强调,实践者
- 在现代西方教师角色定位中,教师的自我职业
- 美国学者瓦利总结出五种反思模式,如果教师
- 一线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它
- 初任教师与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比,主要的
- 老师,请不要太自我中心 郭老师是前年刚
- 专业的核心特质是指其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
- 凯米斯(Kemmis,S)等人将反思划分
-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每门学
- 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教师在其专业
- 我国的现代教师角色观多种多样。如果从师生
- 美国学者瓦利总结出五种反思模式,如果教师
- 一般来说,教师职业倦怠感大多出现在()。
- 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 玛斯莱奇提出的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是()、
- 教师专业“化”之所以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根
- 目前在学界,分别以professiona
- 试述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 ()能力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教师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