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赵孟頫的书法特点和贡献是什么?
  • 楷书“颜、柳、欧、赵”诸体的“赵”,是指元朝书家赵孟頫创造的“赵体”,在书史上是最后一种影响较大的楷书形式,赵孟頫也是封建社会后期影响较大的书家。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后裔,世居吴兴。元初被御史程巨夫“搜访遗逸”访获,举荐入朝,以宋宗室而仕于元,受到很多南宋遗民的卑视,例如他的师友钱选、郑思肖等因此与他绝交,但却受到元世祖的信任和仁宗的喜爱,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死后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学通儒、道、释诸经典,在文章上也显露过才华,是元朝文学家、诗人,对历代书画深有研究,是位颇有眼力的鉴赏家和书画艺坛巨擘。他的书法影响有元一代书风,他的绘画直承北宋至晋唐传统,在人物、山水、鞍马、兰竹、枯木等方面都有成就,其实践和理论直接影响了元四家的产生,以至整个元代画风。在元朝他已是“荣际五湖,名满四海”,在明、清书坛也有极高的声誉和较大的影响,是中国书画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
    赵孟頫书法有“专以古人为法”、“不杂近体”的特点。元史本传说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其书艺渊源,杨载说:“篆则法《石鼓》、《诅楚》;隶则法梁鹄、钟繇;行草则法逸少、献之。”虞集说:“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对晋人书法用过很深的功夫,自言:“余临王献之《洛神赋》凡数百本。”宋濂也说他:“羲献帖凡临数百过。”对于他深得晋人书法的功力,董其昌到晚年很有感叹地说:“余年十八学晋人书,便已目无赵吴兴。今老矣,始知吴兴之不可及也。”关于赵孟頫书法早晚的变化,宋濂说:“魏公之书凡三变,初临思陵(宋高宗),中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乃学李北海。”元、明人大多有此看法,可见他的书艺是超越宋人而直承晋唐的,故有“根抵钟、王,而出入晋唐,不为近代习尚所窘束”的说法。目前赵孟頫流传的大量作品,诸体皆备,而“妙在真、行,奕奕得晋人风度”,特别是他一生“用意楷法”,集晋唐之大成,创造了“赵体”风格,为世所重。王世贞认为:“可出宋人上,比之唐人,尚隔一舍。”但终是唐楷之后影响较大的一家。
    赵孟頫楷书以小楷为精妙,鲜于枢说:“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赵孟頫一生写小楷很多,特别是晚年信佛,多用小楷写经卷,如《道德经》、《法华经》、《金刚经》、《阴符经》、《心经》、《黄庭经》等。他的小楷精品很多,如《汉汲黯传》,用笔遒丽,结体精密而能灵变,“字形大小,无不峭拔”,功夫很纯熟,可谓精工巧密之极,代表了他小楷书艺的基本面貌和水平。他的行楷书《洛神赋》,笔法遒丽秀润,节奏轻快,写得清新婉丽,优雅柔和,与曹植诗的意趣合谐统一,可谓诗书相发,有“如花舞风中,云生眼底”的优美感。赵孟頫的楷书大字是“赵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前人有“其下笔处,颜筋柳骨,银钩铁画”的称誉。晚年参入李北海笔意之后,法度谨严而又娇健姿。
    代表作有《龙兴寺碑》、《仇锷墓碑铭》、《重修三门记》、《胆巴碑》等,赵体大楷笔法精熟,方圆并用,笔画挺秀婉丽,结体均匀之中能灵变中度,确实称得上是楷法精研,秀美有度。元初人多习唐人,到赵孟頫则深入晋人,恢复古法。李衍认为赵孟頫得二王正传,“不流入异端者也”,实际赵孟頫是以古为新的。唐颜真卿突破二王而创颜体风格,到赵孟頫则又跃唐入晋,改变颜真卿以来的雄健书风,寻着二王而创造了他那秀润婉丽的风格,对颜体书风是个否定,对二王又不是简单的继承,自有特定的时代风范,开元人宗晋的风气。历史上对“赵体”的评价向来有异议,其中有因他以宋朝宗室仕元,轻其品节而波及书艺的因素。
    如明代张丑说他的书法“第过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莫是龙认为若把赵字“使置古帖间,正似阛阓俗子,衣冠而列儒雅缙绅中,语言面目,立见乖忤”。赵孟頫书风的形成确有多种原因,但其书“温润闲雅”是艺术风格问题,不可因人废书,亦不必以碑学之强劲而贬其轻柔。但是异议中所涉及的赵书不足之处,却是不能回避的,如王世贞说赵书小楷“于精工之内,时有俗笔。碑刻出李北海,北海虽佻而劲,承旨稍厚而软”。莫是龙说赵书“矩矱有余,而骨气未备;变化之际,难语无方,丿欲利而弱,又欲折而愈戾”以及董其昌说他“小有习气”等,都是很有见地的批评意见。至于后人学赵书而流入圆熟肥俗,那是学的问题,如包世臣说:“(赵书)笔虽平顺,而来去出入处皆有曲折停蓄。其后学吴兴者,虽极似而曲折停蓄不存,惟求匀净,是以一时为径生胥吏所宗尚,不旋踵而烟销火灭也。”再者,赵孟頫才识精深,学养渊博,其书法度精密,气象雍容闲雅,非一般俗吏可及;尽管笔力不及唐人刚健,但不乏清新秀润气象,远非俗书可比。赵书的不足之处是存在的,但并不能因此贬低他的艺术成就和在书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