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 根据材料回答4-5题:有研究者对8个班的语文课和数学课上师生交流时间进行观察统计,把所有观察的8个班的课分为四类: (1)演讲型的课,这类课一半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师生联系的方法是教师与全班交流,单向传授,即很少有师生间的问题,也缺乏学生之间的讨论,课堂活动仅限于学生被动的听讲、理解与接受。这类课占调查的25%。 (2)演讲—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教师不仅对全班讲授,而且还注意提问个别学生。这两种活动各占上课时间的40%以上,共占上课时间的80%以上,这两种活动方式,对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来说,都是被动的听教师讲、教师问和个别学生答。这类课占了调查的40%。 (3)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问,一位学生答,教师再问,再一位学生答或补充,这种问答活动占一节课一半以上时间。对全班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上课就是听,自己表达的时间很少。这类课占调查的14.3%。 (4)混合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一学生答,一学生领读、全班跟读等方式。这类混合型的课,绝大多数学生的大多数时间仍是被动的听、接受和理解别人的表述。这类课占调查的10.7%。 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A、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机会
B、减少全班统一学习在一节课的比重,增加个别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在一节课的比重
C、采用先个人,后小组,再全班学习等形式的教学策略
D、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 A,B,C,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是()。
-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
- 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
-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
- 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
- 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 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
-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 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
- 课程结构的编制即()。
- 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课
- 目前我国小学开设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等
- 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
-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
- 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
- 不同层次教学目标之间构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