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学习楷书选择哪几种碑帖入手好?为什么?
  • 学习书法首先从楷书入手为好,理由有三:第一,楷书是现在通用的书体,通俗实用,容易理解;第二,楷书的点画分明,八法具备,上学隶篆,旁习行草,自可操纵自如;第三,楷书中正匀称,是结体的基本规律,然后变化方可不失规距。
    楷书碑帖极多,选择初学的范本,宜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字的大小要适中。小楷的用笔不易观察,写小字偏于用指,不能锻炼腕力。字体过大,偏重用肘,也不利于用腕的锻炼;大字费纸费墨占地方,诸多不便。选学四至六厘米见方的中楷,以运腕为主,兼及指肘,锻炼全面,缩敛可作小楷,扩展可为榜书,小大由之。
    第二,要选用手迹。碑和摹刻本只留字的轮廓间架,有的因碑石年久,或反复摹刻,连轮廓间架也都失真,不宜作为初学者的范本。手迹影印本没有讹失,用笔用墨的微妙变化尽收眼底。第三,要选用名家的代表作。书法的优劣高下相距很大,学上上者得其上,学上者仅得其中,学中者得其下,学下者得下下,不能不加慎重。
    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期,讲究结构,法度严谨。李邕、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诸家,各有特色,都可以作为楷模。但有的只存碑石拓片而无手迹,不便初学。颜真卿楷书点画提按、轻重顿挫分明,结体平稳端庄,气度磅礴,又有墨迹《告身》传世,对于初学是极为有利的条件。不妨先从《告身》入手,再及《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等。欧字瘦劲凝炼结体严整,有《张翰帖》和《梦奠帖》等真迹传世,并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等多种拓本流传。以欧字作为入手的范本也很好。欧颜两家,可根据爱好和性情相近者来决定。待笔法有一定基础之后,可遍及其他诸家。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唐代楷书结体平正,分布均匀,宜于初学,是其优点,但是容易流于呆板和一般化。为此,学习唐楷之后,可以上溯六朝(主要是北魏)书法,以强筋骨,增雄奇。魏碑气势开拓,骨力雄健,结字奇古,所以有人主张竟从魏碑入手。但魏碑少墨迹可寻,初学易失之丑怪,难度也较大,还是从唐碑入手为好。只要目的明确,能够正确分析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得失,有针对性选择范本,一定会有较快的进步。如有呆滞之病,就以飞动的字体补救,平庸则以险奇补救,疏散则以茂密补救……
    总之,初学书法,先易后难,先平正后险奇,循序渐进,才能获得坚实的基础。切忌朝三暮四,好高鹜远,更换不定,结果是欲速不达,到头来一无所成,又须要从头做起,反倒耽误了时日。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