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对于《混凝土规范》的表3.3.2,有两个疑问: (1)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用公式f≤flim验算挠度时,是公式左边减去起拱值,还是右边7 (2)表下注4指出:"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0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如何理解?
  • 对于第一个问题:
    对受弯构件的挠度进行限制,公式表达为f≤f,式中,f为构件最大挠度,需要按照结构力学方法求解;flim为规范对挠度的限值,按照表3.3.2取用。
    若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在验算挠度时,应该是依据结构力学方法求出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然后和挠度限值比较。例如,对于如图2-1-3所示带悬臂的单跨梁,若l=8m,施工时按1/500预先起拱,则应采用进行验算,相当于。但是徐建主编《结构设计常见及疑难问题解析》一书第113页,认为对于这种情况采用,应是笔误。
    对于第二个问题,仍以图2-1-3为例加以说明。
    若实际长度l=3.5m,则按照3.5m查《混凝土规范》表2.3.2得到挠度限值为l=/200。由于是悬臂梁,在计算挠度限值时应取l=2×3.5=7.0m,于是挠度限值f2.lim=7000/200=35mm。
    这里,若按照l==2×3.5=7m查表,将得到挠度限值为l=/250,据此挠度限值成为f2.lim=7000/250=28mm。笔者认为该做法值得商榷,理由是:悬臂梁与简支梁取同一档次的挠度限值本身已经足够严格,没有必要更加严格。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