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
1、1949—1978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
①1953年以前,我国汇率主要以美元为参照系;
②从1953年至1972年的19年里,人民币主要同英镑联系,采用固定汇率,人民币对其他国家的汇率,再用英镑同其他货币的汇率折算而成;
③1971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崩溃后,世界各国改为浮动汇率,我国人民币也改为以国际上较坚挺的几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作为参照系,来调整人民币与各国货币的汇率;
2、1978—1994年:改革开放之初,为鼓励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我国的汇率体制从单一汇率制转为双重汇率制,实行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的汇率双轨制(1981—1984年),后为便利企业之间在协商基础上的外汇调剂,又实行了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双轨制(1985—1993年);
3、1993年—2005年: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外汇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实践中,人民币汇率逐渐变成一种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保持在8.3:1的水平;
4、2005年以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甲公司向B公司购置100立方米原木,价值
- 简述金融期货的历史沿革
- 2001年2月27日,甲银行与乙公司签订
- 简述办理抵押登记需提供的文件资料(或其复
-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
- 简述客户的义务
- 投资基金只有募集足依法核准的基金规模方可
- 简述期货经纪商的经纪业务规则
- 张某和郑某2002年结婚,次年育有一子甲
- 2000年10月31日,甲公司为装修地下
- 简要说明抵押与质押的联系与区别。
- 信用证诈骗罪
- 下列行为中对借款人义务描述不当的是()。
- 下列证券中属于我国证券法调整范围的是()
- 根据票据法的一般原理,票据保证人的责任具
- 下列各项通常情况下不能作为保证人的是()
- 简述国外的金融监管
- 简述有关股票发行条件概述
- 现代金融法是关于金融活动和金融管理的一系
- 甲公司于1998年1月21日至2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