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怎样才能入帖和出帖?
-
有人把入帖的过程总结为读、临、背、核、用五个阶段。读就是读帖,读帖是对法帖的用笔、结体、章法等方面在思想上进行分析认识,为临摹作好事前的准备;临就是临帖,临写时,根据读帖的认识,进行依样画葫芦,越像越好,临写的步骤要求先专后博,写时要一笔而成,尽可能写出笔势来;背就是背临,就像背书、背画一样,通过记忆,不看法帖,把法帖背着写出来,多背几次,容易使学的东西牢固,实际上这个背临也是属于临帖的方法之一;核就是核对,把照着临写的或背临的同法帖进行核对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以便重新临时改正。这个核对,实际上是属于读帖范围;用就是使用,把临帖中学到的东西在实
践中进行运用。通过反复的临摹比较,就像孙过庭所说的那样“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最后达到形神兼备的地步,就称得上入帖了。
事实证明,无论你下了多大的工夫去临摹,要真正达到形神兼备是办不到的,除非用照相或复印的手段。郑板桥说:“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就是这个道理。实践中不是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王、赵字,《兰亭》不知临摹了多少遍,还是写不出神采来,写其它字也是这样,结果写到死都仍在古人脚下盘泥。这样说并非是反对下苦工学习,而是反对只下死工夫,主张学习时头脑要灵活些。在临摹古人法书时,除了做到上述的读、临、背、核、用几个阶段外,关键要达到“通”的程度,即是吴昌硕所说的“贵能深造求其通”。何谓“通”,“通”就是由先专后博,逐渐认识、掌握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的一般规律,和各体(包括各种风格)的特点。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和师承关系,善篆、隶、楷、行、草各体字,不一定各体俱精,但必须各体俱能,学习古人书法时,可以选择从一点或两三点突破,逐渐深入发展,不要陷在一家一派书体中不能自拔。如果达到这些就可以算是“通”了。也算是真正的入帖了。而且也为出帖作好了较充分的准备。
出帖就是从古人的藩篱中跳出来,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更明确地说,就是要自成一家。对于有志于从事书法艺术事业的人而言,入帖仅是手段,而出帖才是目的。入帖主要靠勤学苦练,而出帖不仅是需要勤奋,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各种知识修养。出帖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不少人正在进行苦心的探索,因此,它没有确定的模式和方法,主要靠自己去努力。以下是一些前人和今人的创新经验可供我们在探索中借鉴。首先是不迷信名家。王献之就不迷信王羲之,在十几岁时就向父亲提出“大人宜改体”的意见,他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创出“破体”。张融也敢说“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的豪语。重独创而不重一味摹仿。李邕说“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应作为创新的座右铭。王羲之把古拙质朴的古体变为风流妍媚的新体,颜真卿把瘦劲的书体变为肥壮雄厚的书体,就体现了冲破时尚、大胆独创的精神。以古出新。不少有成就的创新者是从古代书迹中寻找出路,这些书迹是前人少学或未学的,如金文、甲骨文、石鼓文、权量,或新出土新发现的汉简帛书、魏晋写经等,通过他们的融合改造而赋以新的内涵来自立一格。还有把真草隶篆融为一炉,面貌一新的,金农、郑板桥、吴昌硕、陆维钊等就属这一类书家。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