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为什么说,汪曾祺的小说具有回忆性的特点?这个特点在他晚年的"文革"题材小说创作中是否有所改变?
-
汪曾祺之所以喜欢“回忆”,而且回忆“旧生活”之作相对写得比较成功,与他对小说的理解有关。他认为所谓小说,就是“跟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很亲切地谈一点你所知道的生活”。那么,汪曾祺在北京那么多年的“新生活”难道是他“不知道”的生活吗?对此他曾作过这样的说明:“我今年六十二岁,前三十年生活在旧社会,后三十年生活在新社会,按说熟悉的程度应该差不多,可是我就是对旧社会还是比较熟悉些,吃得透一些。对新社会的生活,我还没有熟悉到可以从心所欲,挥洒自如。一个作家对生活没有熟悉到可以从心所欲、挥洒自如的程度,就不能取得真正的创作的自由。”他又进一步解释道:“我写新社会的题材比较少,是因为我还没有较多地发现新的生活中的美和诗意。”实际上,作者想说的是,他对旧生活比较热爱,而对新生活则比较厌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从1949年到发表《受戒》的1980年,新生活充满阶级斗争,汪曾祺虽然性格随和,“随遇而安”,但也屡受冲击,连写作的自由也完全失去。而旧生活虽然也有战争与苦难,但对生活于小康之家的汪曾祺影响并不大,至少他能按自己的意志生活与思考。此外,旧生活是有着传统文化的底蕴的,而传统文化不仅影响着汪曾祺的人格修养,也影响着他的审美趣味。因此,回忆旧生活就成为作家惟一的选择。
当然,汪曾祺小说“回忆性特点”与他创作这些作品时的年龄、心态即世界观、人生观也有一定关系。他在《美学感情的需要和社会效果》一文中说:“经过长久的学习和磨炼,我的人生观比较稳定,比较清楚了,因此对过去的生活看得比较真切了。人到晚年,往往喜欢回忆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但是,你用什么观点去观察和表现它呢?用比较明净的世界观,才能看出过去生活中的美和诗意。”在《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一文中又说:“一定要把这样一些具有特殊风貌的劳动者写出来,把他们的情绪、情操、生活态度写出来,写得更美、更富于诗意。没有地方发表,写出来自己玩,这就是美学感情的需要。”
因此,汪曾祺小说的“回忆性特点”既是作家生活经历、创作经历使然,又是他对小说创作的观念使然。选择表现旧生活,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是“美学情感的需要”。
是有所改变,但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回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90年代的许多文学现象都与媒体的炒作和介
- 简述先锋小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 如何辩证地评价样板戏
- 为什么说"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是当代文学史上
- 简述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 “样板戏”《海港》的前身是淮剧()。
- 王安忆小说在描写城市变迁与都市女性命运方
- 《"锻炼锻炼"》"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
- 简述“样板戏”在中国的戏剧性遭遇。
- 凡是新的艺术形式都具有先锋性,从这个意义
- 孙甘露的“语言实验”有些什么内容?
- “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概念是建立在西方当代
- 京剧现代戏产生的“文化语境”主要指的是什
- 余华的小说创作以1991年底第一部长篇小
- 为什么说,汪曾祺的小说具有回忆性的特点?
- 京剧《沙家浜》是从沪剧()移植的。
- 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是带
- 朦胧诗主将北岛、舒婷、顾城各自的诗歌个性
- 女性写作的这三次高潮都有些什么特点?都有
- 为什么说将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