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在一项行为实验中,老师把一个大盒子放在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一会我们一起来玩,现在我要出去一下,你等我回来,我回来前,你不能打开盒子看,好吗?”幼儿回答:“好的!”老师把幼儿单独留住房间里,下面是两名幼儿在接下来两分钟独处时的不同表现。 幼儿一:眼睛一会看墙角,一会看地上,尽量让自己不看面前的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 幼儿二:忍了一会儿,禁不住打开盒子偷偷看了一眼,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这个玩具不好玩儿。” 请分析上述材料两名幼儿中各自表现出的行为特点。
-
根据材料中幼儿自我控制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不同的行为特点。幼儿自制力反映的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自控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但能够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且有自己的独立性。
(1)开始从受他人的控制发展到自己的控制。
3岁左右的幼儿自我控制的水平是非常低的,在遇到外界诱惑是,主要是受成人的控制,而且成人一旦离开,很难自己控制的行为,很快就会违反规则。如材料中的幼儿。当老师刚刚离开的时候忍了一会,之后禁不止诱惑打开盒子偷偷看一眼,违反了老师对他的要求,并且当老师回来的时候,还会“骗”老师说自己没有看过,这是幼儿自控能力较低的表现。
(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策略
控制策略是影响儿童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数,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会使用有效的控制策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学会使用简单的控制策略来进行自我控制。他们可以运用许多分心的策略来避免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如材料中的幼儿,当老师离开的时候,他一会看墙角,一会看地上,自己看前面的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这就是幼儿所用的分心策略,来遵守老师所传达的要求,也表现出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
- 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控幼儿激动的情
-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
- 活动设计题: 请为大班幼儿设计健康教育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中的教育目
- 教师在创设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 )
- 幼儿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识动作基础上
- 简述幼儿教育与家庭的关系。
- 活动设计题 : 围绕彩色的世界的主题,
- 什么是发展适宜性原则?
- 下列玩具不是从功能角度分类的是()
- 简述德国福禄贝尔理论。
- 幼儿创造想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分析亲子关系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 简述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 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园课程的实施是实现教
- 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 下列哪种方式是幼儿教师与家长谈话交往时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