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结合实际谈谈个人道德价值观经历的三阶段七过程。
- 无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过程。(1)选择阶段
第一,自由选择。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你是从什么时候第一次产生这种想法的?”
第二,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让学生思考:“在你产生这一想法之前,你经常考虑什么事情?”
第三,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让学生思考:“每一种可供选择途径的后果将会怎样?”
(2)赞赏阶段
第四,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让学生考虑:“你为这一选择感到高兴吗?”
第五,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回答:“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
(3)行动
第六,按自己的选择行事。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我知道你赞成什么了,现在你能为它做些什么呢?需要我帮忙吗?”
第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教师问学生:“你知道这一途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吗?”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真正具有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赋值过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 ①教
- 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
- 灰色的对象放在红色的背景上,看上去有绿色
-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
-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坚持()
-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
- 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是( )
- 在态度的形成过程中,个人在思想、情感、态
- 我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首先采用班级
- 下列哪四个基本要素符合“晓之以理,动之以
- 课程评价本身也可以是评价的对象,这种评价
-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
- 以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经过选择和处理的符
- 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
-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学习策略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按照完成作业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把作业分
- 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
-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有关儿童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