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照本宣科”的张老师 张老师教高中历史。他上课有一个>-7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戴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 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给替换下来。 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很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 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 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 问题: “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材料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
-
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乃至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都不符合课程改革理念,都不能被采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课程改革和设置:
(1)要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随意调整”。
(2)新课程不能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纳入到学生世界中加以组织。
(3)新课程的内容应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4)在选择课程结构进行重建时,应该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
(5)各科目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预防和处理师生冲突的原则性要求有()。
- 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 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顺序是()。
-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言语功能障碍,其产生原因
-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
- 神经症是一种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削弱人的适
- 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
- 不完全参与观察避免了被研究者的紧张和疑惑
- 儿童认知和思维的发展遵循先具体后抽象的规
- 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目
- 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
- 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传授基础知
- 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
- 关于品德与道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 材料: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
- 搞好课堂学习和提高注意力应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