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将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是不是一种误解。为什么?
-
将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一个误解,但这一称呼形象地概括了"新诗潮"的特点,受到北岛,舒婷们的认同.
朦胧诗关于"朦胧"问题的论争,直接缘于老诗人公刘对顾城几首小诗中流露出来的悲观消沉人生观的担心,公刘一方面觉得顾城很有诗才,坦率地承认自己写不出像《生命幻想曲》那样的诗句;一方面对顾城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悲观的人生观感到"颤栗",对顾城无所顾及地在诗中袒露消沉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感到"惊异".因此,公刘怕顾城等年轻诗人误入歧途,呼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同样,顾城的父亲顾工在读了顾城的《生命幻想曲》后,虽然在心中暗自为自己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而骄傲,却不能不为孩子的政治前途而担心.
因为在那个年代,"朦胧"就意味着现代,"现代"意味着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就意味着颓废,颓废也就意味着反动.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如果说章明发表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还只是就艺术上对朦胧诗提出批评的话,臧克家,丁力等人的批评挥动的却是政治的大棒.臧克家在《关于"朦胧诗"》中说:"现在出现的所谓’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一股逆流.
"丁力更认为,章明把这些诗称为朦胧诗不准确,把问题提轻了,不应该叫"朦胧诗",而应该叫"古怪诗",因为朦胧还是艺术问题,而古怪就是政治问题了."古怪诗的出现是受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在国内,有些人对过去的新诗重新评价,为过去不受群众欢迎的流派,如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反动派翻案,这是不好的."(丁力《新诗的发展和古怪诗》)因此,我们说,把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对他们诗歌创作的批评,实际上,初期朦胧诗在艺术上并不很"朦胧",较少运用整体象征,艺术上是明白的,朦胧诗论争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诗歌的内容上,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就有张冠李戴之嫌,是一种误解.
然而这一误解最后却成了正解,后来虽然有许多学者为朦胧诗正名,给这个新兴的诗派一个科学的命名,并正式提出将它称为"新诗潮".但是,无论是朦胧诗的反对者还是支持者,似乎都更钟情于"朦胧诗"这一称号,于是,一个贬义词成了当时流行一时的时髦.事实上,"朦胧"一词也确实概括了这一诗派的美学特征,经过论争,运用整体象征成为朦胧诗人的一种自觉追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反叛精神”常常是与“先锋精神”联系在一
- 在()的《山上的小屋》等作品中,人与人的
- 出现在90年代的第三次女性写作高潮表现了
- 阿庆嫂与胡传魁,刁德一之间的"智斗",主
- 90年代的许多文学现象都与媒体的炒作和介
- 当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三个崛起"是指()。
- 应该怎样看待王朔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要内容
- 江青介入京剧现代戏的移植和改编,是从20
- 王朔曾说:"我对这种没心没肺,特别无聊的
- "女性写作"这一概念与"女性文学"概念不
- 作为小说家和文学现象的王朔浮出海面,以极
- 1989年,余华在《上海文论》上发表的一
- 当一位理论权威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将《新
- 如何辩证地评价样板戏
- 简述京剧现代戏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
- 简述王朔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要内容。
- “样板戏”《海港》的前身是淮剧()。
- 从先锋小说的特征看余华小说的代表性。
- 王朔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有何意义?
- "女性主义文学"是不是"女权主义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