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哪几类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造成致动和意动?
-
(1)致动:致动就意义上说,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一性质、行为,或成为另一事物。(使动用法)
①形容词用作动词:说话人要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一性质的时候,就要把表示这一性质的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使它本身带有动词的性质。“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使民聪明,使民愚)
②内动词用作外动词:说话人要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一不及物的行为的时候,就把表示这一行为的内动词放在宾语前面。宾语前本该是外动词,此时内动词虽然带有外动词的性质,但并不是行为施及宾语,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有此行为。“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使死者复生)
③说话人要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一及物的行为的时候,就把表示这一行为的外动词放在宾语前面。这个外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并不是宾语所发出的,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出的,甚至二者都不是,而是第三者发出的。“吴王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使闽越从己。)
④说名词用作动词:话人要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另外一个事物的时候,就把表示这另一事物的名词放在宾语前面,使它带有动词的性质。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使白骨变为血肉)
(2)意动:意动就意义上说,并不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变为某种性质,只是主观上认为它具有这种性质。一般地说,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天下小);“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认为比人很愚,很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动词形尾“了”字的来源及其应用情况。
- 举例说明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
- 在历史上国内各种语言对汉语词汇有过什么影
- 戏剧体的风格主要是()。
- 简述存现句的特点。
- 古无轻唇音
- 现代汉语中的词和句子成分是一一对应的。
- 被动式的语法特点怎样?它与概念上的被动有
- 引申
- 为什么说“所以”在上古是个凝固的仂语形式
- 拟声词和叹词都可以作独立语,也可以作非主
- 先秦时代,介词“于”“於”“诸”的语法作
- 试从汉语被动式的发展历史上看汉语使用被动
- 连词只起连接作用,不具有修饰、补充作用。
- 孔子教子学诗学礼,历来传为美谈。孔子后代
- 根词
- 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原则主要有()、()和
- 定母今音有[t]、[t‘]两读,是按什么
- 中古时期,人称代词有哪些重要的发展事实
- 而‛连接词语时,只表示递进关